要得到精致的模型,在涂飾前的表面打磨處理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表面處理工序。表面處理得精細,在涂飾之后的模型自然精細和完整。所以在打磨修補處理要耐心、仔細,一次又一次,直至表面非常細膩、平整,以達到精致和盡善盡美。
表面打磨處理時,首先必須堅持模型各部分表面的光滑程度,如遇到凹坑、接縫、裂紋的地方必須先用膩子修補。膩子可以用原子灰加上適量的固化劑充分攪拌后得到,如固化劑放入太多,膩子的固化速度快,就不能順利施行修補工作。如固化劑加得太少,固化速度慢,在進行修補后,修補處的膩子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才能固化甚至無法完全固化,導致修補失敗。一般在缺陷處修補用的膩子必須稠一些。在模型表面要求比較高的地方,如發現有刮痕。裂縫時,膩子必須調稀一些,調制好的膩子不可放置時間太長,否則會產生固化而影響修補工作。
修補縫隙時,可用ABS板削成一定的寬度,比要補出寬出約2cm,前段削成斜面的刮刀,如果修補的是弧面或不規則曲面最好是用橡皮刮刀,把調制好的膩子刮補在要修補之處,把膩子壓入要修補的縫隙處,并把表面刮平,去除多余的膩子,等待膩子干燥固化后就可以打磨。膩子一般的顏色為米黃色,固化時間視固化劑加入的多少而定。
對于模型表面普通的凹坑刮補膩子,必須在第一次大面刮補時完成。膩子固化后,在凹坑處大都會有稍微凹陷的弧狀現象,這是因為膩子在固化過程中會產生收縮現象,形成下凹的弧面。所以必須進行第二遍刮補膩子,作業程序與第一次刮補過程一樣。如果需要,還需重復進行多次操作,如此反復直到表面完全平整,補膩子作業才算結束。對于一般平整表面細微的裂痕做一次刮補操作即可完成。
模型的表面經修補后,可使用200目的粗砂紙輕輕打磨,直到把表面打磨平整為止,最后再用細砂紙或水砂紙輕輕研磨,直到補過的膩子處與其他表面同樣光滑平順才算完成,這樣就為后續進行噴漆、涂飾等操作打下良好的基礎。涂飾完成之后,還可以用機械拋光的方法求得更完美精致的表面。
機械拋光是在布輪機上裝上毛棉質、纖維質布輪,加上研磨劑,利用機械旋轉的作用磨拋模型表面,從而將模型的表面拋光擦亮的方法。機械拋光時,先將研磨劑少量涂在布輪邊緣,然后將模型要拋光的表面輕輕地與布輪前下方成45°的方向進行拋磨,并且要慢慢地移動模型以便進行拋光作業處理。布輪表面經常會有研磨劑硬化的顆粒,應及時清除,使布輪松軟,以增強拋光的效果。